《永远在路上》、《巡视利剑》心得
时间:2018-10-16
来源:尖山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于文秀
编辑:石玉琦
录入:石玉琦
审核:蔡璐禧
【字体:大 中 小】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经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在片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专题片的播出恰逢其时,这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当看到周永康等一批腐败分子的认罪与忏悔之态时,心中顿时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很多党员领导干部看完第一集之后便发出这样的感慨。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我而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官就更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中纪委拍摄《永远在路上》的初衷一方面是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很多人看《永远在路上》,看到的都是他人的贪腐,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故事。正如片子中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的“自己最痛恨贪官,没想到自己成了贪官。”片子中反面典型的“忏悔”对在位的领导干部应该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听贪官忏悔,每人都应当把它视为难得的精神财富。正如一位听过贪官忏悔的官员讲的“不可不听,不可重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筑起拒腐防变的心灵之坝。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在《巡视利剑》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片全景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纪检领域所发挥的令人瞩目的利剑作用,内容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巡视利剑》通过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现身说法,首次为我们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巡视细节,既凸显了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如何破解自我监督的历史性难题上敢于“刮骨疗毒”的气魄与决心。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当福建落马省长苏树林端坐在镜头前痛陈贪腐心迹,形容憔悴,痛哭流涕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便有了以下的体会:苏树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大庆油田“起家”,靠着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步步高升至部级高官,却因严重违纪,仕途戛然而止,令人唏嘘不已。在人生余下的光阴里,他们只能面对冰冷冷的牢狱生活,没有了往昔的神采,失去了自由,留下了终身的悔恨。联系到自己作为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做到自身硬,避免犯他们同样的错误,唯有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守信仰,绝不逾越半点规矩。
党员干部应从落马贪官的身上认真吸取教训,由人推己,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心灵深处守住勤政廉洁的一片蓝天。切莫等到“悬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时,方才醒悟悔不当初!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专题片的播出恰逢其时,这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当看到周永康等一批腐败分子的认罪与忏悔之态时,心中顿时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很多党员领导干部看完第一集之后便发出这样的感慨。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我而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官就更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中纪委拍摄《永远在路上》的初衷一方面是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很多人看《永远在路上》,看到的都是他人的贪腐,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故事。正如片子中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的“自己最痛恨贪官,没想到自己成了贪官。”片子中反面典型的“忏悔”对在位的领导干部应该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听贪官忏悔,每人都应当把它视为难得的精神财富。正如一位听过贪官忏悔的官员讲的“不可不听,不可重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筑起拒腐防变的心灵之坝。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在《巡视利剑》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片全景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纪检领域所发挥的令人瞩目的利剑作用,内容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巡视利剑》通过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现身说法,首次为我们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巡视细节,既凸显了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如何破解自我监督的历史性难题上敢于“刮骨疗毒”的气魄与决心。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当福建落马省长苏树林端坐在镜头前痛陈贪腐心迹,形容憔悴,痛哭流涕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便有了以下的体会:苏树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大庆油田“起家”,靠着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步步高升至部级高官,却因严重违纪,仕途戛然而止,令人唏嘘不已。在人生余下的光阴里,他们只能面对冰冷冷的牢狱生活,没有了往昔的神采,失去了自由,留下了终身的悔恨。联系到自己作为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做到自身硬,避免犯他们同样的错误,唯有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守信仰,绝不逾越半点规矩。
党员干部应从落马贪官的身上认真吸取教训,由人推己,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心灵深处守住勤政廉洁的一片蓝天。切莫等到“悬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时,方才醒悟悔不当初!